校园,是梦想的起点,它应该充满阳光、欢笑与希望。然而,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却如同阴霾,悄然笼罩在一些角落,它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辱骂、嘲讽和恐吓,或者是身体上的殴打、推搡,还可能是关系上的孤立和排挤……欺凌行为不仅使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更侵蚀了校园的和谐与纯净,成为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近日,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鲅鱼圈区检察院“小螺号”未检工作室应邀走进营口市第二十四中学提供“订单式”普法服务,开展《守法律·知敬畏|拒绝校园霸凌》主题法治宣讲。
“学校里有没有人给你起过难听的外号?”“有没有人扬言要给你点‘颜色’看看?甚至是真的给了你一点点‘颜色’,这时的你是否感到迷茫和无助”……
课堂上,检察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生动讲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同时,通过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播放视频和现场互动问答等形式,讲解了刑事责任年龄、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等相关法律知识,提醒学生们要提高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做欺凌者,避免成为受害者,也拒做冷漠的旁观者,从自身做起,勇敢对校园暴力说“不”。
宣讲结束后,“小螺号”未检工作室联合校方代表共同将我院《预防校园霸凌致家长一封信》张贴在校门口公告栏上,让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关于校园欺凌的有关知识,促使家长提升监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与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家长阅读后感慨道,之前对于校园欺凌没有全面认知,没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身心变化,今后一定会提升认识,在家庭教育中要教会孩子如何避免校园欺凌,更重要的是千万不可成为“欺凌者”。
近年来,“小螺号”未检工作室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创新宣传手段,紧密结合未成年人成长特点和校园普法需求,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订单式”普法宣传活动,真正实现了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活动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全方位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工作,把法治“需求点”作为普法“着力点”,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法治扣”,为建设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注入检察力量。
来源|第二检察部
文字|王春苏
图片|朱晓琳
编辑|葛育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