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察事业的征程中,总有这样的身影令人动容: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洞察案件真相,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克重重难关。张翠玲,便是这样一位将热血与柔情融入检察工作的优秀检察官,从检三十年,她在检察岗位上默默耕耘,用法律的利剑守护公平正义,用温暖的情怀传递司法温度。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检察官,张翠玲深知,政治立场坚定是做好检察工作的根本。工作中,她始终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忙碌之余,她时常翻阅政治理论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在她看来,只有政治理论根基扎实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法律的底线。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张翠玲更是全身心投入。她不仅自己学深悟透,还积极带领分管部门干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检察工作实际相结合,在部门会议上分享自己的心得:“我们做好控申工作,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办理中,落实到每一次与群众的接触中。”正是这种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执着,让她在检察工作中,始终能把准方向,坚守政治忠诚。
“办理案件就是办理别人的人生。”这句话,张翠玲常挂在嘴边,也始终践行在行动中。作为控申部门带头人,她每天面对的,是带着各种情绪的来访群众,是错综复杂的控申案件。但她从未有过丝毫的厌烦,总是用耐心和细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去化解群众的心结。
在清理重复访活动中,70岁高龄的申诉人王某让张翠玲印象深刻。王某对一起诈骗案的判决结果不服多年来一直上访,认为抵押借款利息也应计入诈骗犯罪数额。每次王某来到12309检察服务中心,情绪都非常激动,说话声音很大,有时还会拍桌子。但张翠玲从不生气,总是微笑着把王某请到接待室,给他倒上一杯热水,说:“大叔,您先消消气,慢慢说,我听着呢。”就这样,王某把积压在心里多年的委屈和不满,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张翠玲就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回应。等王某说完,她针对判决结果耐心细致地进行释法说理。为了让王某更好地理解,她还找来类似的案例,一项一项地分析,告诉他可以召开公开听证会帮助其打开心结。
经过多次的沟通交流,王某终于表示:“闺女,问题我想明白了,我相信你,也相信法律,我不会再上访了,就耐心等法院执行结果。”看着王某脸上露出的笑容,张翠玲心里也暖暖的。2020年以来,她带领控申部门共受理群众信访 950余件,每一件都做到“应回尽回”“能回尽回”,7日内进行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告知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达到 10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付出,是她对信访群众的高度负责。
在张翠玲的心中,司法救助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常说:“我们多努力一点,困难群众的生活就多了一份希望。”近年来,她带领控申部门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本着“应救尽救”“能救尽救”的原则,为许多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
高某是交通肇事案受害人、退役军人崔某的妻子,无工作能力,两个女儿也刚刚大学毕业尚未独当一面。崔某发生不幸后,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难以为继。张翠玲快速为受害人家庭申请到司法救助金,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多次沟通相关部门协同开展社会救助。为解决崔某生前支教工资被拖欠问题,她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打电话、加微信联系所在村委会、镇政府,并到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座谈。那段时间,张翠玲的手机几乎没有停过,不是在打电话协调,就是在去相关部门的路上。她还专门到当地乡政府组织召开协调会,在会上,她言辞恳切地说:“高某是军人军属,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过贡献,现在他遇到困难,我们各部门一定要齐心协力,帮他渡过难关。”最终,在她的努力下,高某一家拿到了拖欠28年的乡村支教工资近6000元,当地乡政府也提供了困难救助金。高某的女儿大学刚毕业没有工作,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联系人力资源部门最终为孩子找到了一份私企的工作。当高某握着张翠玲的手,泪流满面地说“谢谢”时,张翠玲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2岁幼童于某某的遭遇同样令人痛心,他的父母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死亡,只留下务农的爷爷奶奶和幼小的他,生活一下子没了依靠。张翠玲带领控申部门立即作出司法救助决定,随后,她又积极协调当地乡村振兴部门,详细介绍于某某家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对这个家庭的贫困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在她的努力下,乡村振兴部门入户调查后,快速为于某某办理了孤儿认定手续,并每月给予孤儿补助费,一直持续到他18周岁或大学毕业。这个濒临绝望的家庭,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20年以来,她带领控申部门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 59件69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104万元。移送社会救助26件31人,协助省检察院、西藏、铁岭、本溪等检察院办理社会救助4件,全部得到回复并落实。为了让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更紧密,她两次组织召开“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工作联席会议”,与区教育、民政、妇联等多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会签“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工作实施意见”,完善了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综合救助模式。
在工作中,张翠玲始终保持着爱岗敬业的态度,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她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和各项检察纪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她常说:“我们检察官手里握着法律的权力,只有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才能让群众信服。”
在生活中,她时刻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自重自省,慎独慎微。面对各种诱惑,她始终坚守原则,不为所动。她常以身边案例警示自己和同事:“廉洁是检察人的生命线,一旦失守,就会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三十年的检察生涯,张翠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检察人的初心和使命。她的付出也得到了认可和肯定。2020年以来,她撰写的司法救助、刑事申诉等案例多次被最高检、省院评为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多次被专刊发表,2次在全省检察机关经验交流会上分享经验。她个人也获得了全省检察机关“办案能手”、全市检察系统 “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多次荣立三等功……2024 年 12 月,她带领的控申部门被鲅鱼圈区政府评为“清风岗位”。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她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是她对人民群众的温情守护。张翠玲用自己的检察人生,书写着公平正义的华章,传递着司法为民的温暖,她是检察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更多的检察人在守护正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鲅鱼圈区人民检察院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内容整理|张翠玲
编辑|葛育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