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无障碍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放流350万尾,公益诉讼助力渔业资源保护
    时间:2022-06-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正值第14个世界海洋日来临之际,近日,望海珍珠湾海域,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当事人和鲅鱼圈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一起将价值10余万元的350万余尾海蜇苗放归大海,至此破坏海洋渔业资源的被告人应当承担的修复责任全部落实到位,有效地修复了被破坏的海洋生态资源。



    时间回到2021年6月,被告人刘某于禁渔期间组织七艘渔船在北纬40度30分、东经121度50分附近海域进行渔业捕捞作业,并组织陆地人员收购所捕捞八爪鱼,涉及该案的渔获物共计2400余公斤。经鲅鱼圈区发展和改革局鉴定,总价值为拾万余元人民币。


    众所周知,鲅鱼圈区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事关民生,我院始终把恢复性司法理念摆在涉海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突出位置。



    在审查起诉阶段,我院积极协调渔业渔民渔船管理局、自然资源局以及海警机构,寻找修复生态环境的方案,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还追究了他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部分的责任,遂在以非法捕捞海产品罪向刘某提起公诉的同时,还提出让被告人恢复生态,根据案值,放流适合本海域特征的水产幼苗的要求,并责令其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就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行为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经过开庭审判,鲅鱼圈区人民法院对我院提出的罪名指控、量刑建议以及公益诉讼请求全部予以采纳支持。一审判决生效后,被告人刘某认识到了自己非法捕捞行为对海洋与渔业资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自觉履行判决,积极履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责任。



    今年5月30日,刘某在区检察院、法院、海警局、渔业渔民渔船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的监督参与下,在行政部门指导与专业人士的会商下,在适宜的季节,海水的温度、湿度适合海产品存活的时间,投放在适宜海产品的海域。在有营业执照的海产品养殖公司购进海产品苗,在运输的容器内打氧保证存率。经过计量后,将350万颗海蜇苗在望海珍珠湾海域陆续投放。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前社会中破坏海洋资源,伏季休渔期间,捕捞水产品的行为时有发生,致使本属于鱼类等海产品幼苗成长期遭到非法捕捞,影响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损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案件办理中以放流海产品幼苗的方式修复渔业资源,充分考虑了惩罚措施与环境资源修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及时有效地修复生态环境,本案办理中贯彻落实谁破坏、谁修复原则,用法治力量守护良好生态,对于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典型意义。


    END


    文字|李金辉

    图片|尹婷灏